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

三個成語重組題


1、雪立雙門牆程---程門立雪


程是指宋代理學家程頤。立雪是指學徒站在雪中虔誠求道。「程門立雪」的原意是說:冒著大雪在程頤門前站著。用來形容尊敬老師,虔誠求教。 
  這則成語出自《宋史楊時傳》。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。程頤正在閉目養神,楊時、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,等了很長時間。程頤醒來,門外已雪深一尺。後人就以「程門立雪」作為尊師重道的範例。「程門立雪」也可說成「立雪程門」。


由於二程長期從事教育活動,桃李遍佈天下,江河南北都有程門的弟子。就學有所成、名載史冊的弟子就有數十人,如:開南宋理學先河的楊時,在中國理學發展史上佔有一定地位的呂希哲、謝良佐、朱興庭、游酢等人都是程門的嫡傳弟子,中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則是程門的四傳弟子。當時,儘管程門素以教學嚴厲、清苦而聞名,但前來拜師求學的人仍絡繹不絕,因此留下了「程門立雪」的千古佳話。




2、羊犬歧路亡費---歧路亡羊




◣釋義◥
岔路很多,因此而走失了一隻羊。比喻事理繁雜多變,求道者誤入迷途,而終無所成。典出《列子.說符》。
◣典源◥
《列子.說符》
楊子1>之鄰人亡2>羊,既率其黨3>,又請楊子之豎4>追之。楊子曰:「嘻!亡一羊何追者之眾?」鄰人曰:「多歧路。」既反5>,問:「獲羊乎?」曰:「亡之矣。」曰:「奚亡之?」曰:「歧路之中又有歧焉,吾不知所之6>,所以反也。」楊子戚然變容,不言者移時,不笑者竟日。門人怪之,請曰:「羊,賤畜;又非夫子之有,而損言笑者,何哉?」楊子不答。門人不獲所命。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。……心都子曰:「大道以多歧亡羊,學者以多方喪生。學非本不同,非本不一,而末異若是。唯歸同反一,為亡得喪。子長先生之門,習先生之道,而不達先生之況也,哀哉!」


◣典故說明◥
楊朱是戰國時的思想家。有一天,他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,鄰居請鄉裡的人分頭去找,也來拜託楊朱派僕人去幫忙。楊朱驚訝地說:「只不過是走失了一隻羊,為何要這麼多人去找呢?」鄰居說:「因為岔路太多,只好多請一些人分頭去找。」後來大家都空著手回來,楊朱問說:「為什麼那麼多人去追一隻羊,還找不回來?」鄰居回答說:「因為岔路太多,在每條岔路上又各有許多小岔路。我不知羊兒走到那條岔路裡去了,所以找不回來。」楊朱由這件事深深感到:求學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,就有可能像鄰人走失羊一樣,再也找不回來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歧路亡羊」,用來比喻事理繁雜多變,求道者誤入迷途,而終無所成。




3、人巷東主西道---東道主人







東道主,泛指盡地主之誼或以酒食請客的人。

「東道主」一詞,原義是指「東道上的主人」,這個詞最初出現在『左傳˙僖公三十年』,這篇傳文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:



春秋時,秦國和晉國聯合包圍了鄭國,鄭國處境非常危險,鄭文公派謀臣燭之武去見秦國君。燭之武利用秦、晉之間的矛盾對秦穆公說:「秦、晉圍鄭,鄭國一定滅亡。但鄭亡對秦並沒有什麼好處,只能使您的鄰國擴大疆土,秦國的勢力也就消落了。如果讓鄭國生存下去,貴國的使者來經過這裡,鄭國就能作東邊道路的主人,招待貴國來往的使者,這對秦國也沒有什麼害處哇!況且,晉國的野心是很難得到滿足的,即使他們得到了鄭國的土地,也還會向西損害秦國。您還是慎重考慮吧!」秦穆公終於被燭之武說服了,單獨撤兵回國。後來,就以「東道主」泛指主人。請人吃喝也叫「作東」、「作東道」。把請人吃喝叫「作東道」的。